• 夏枯草治疗高血压病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陈鼎祺;

    <正> 夏枯草古人用以清肝火,散郁结,消瘰疬、瘿病、乳痈,治目赤、头痛等。先父行医时,常嘱邻居于夏至后采集,在盛夏季节用开水泡此草代茶饮,可防治疖、痈、瘰疬、红眼、头晕高血压等。笔者以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者较为有效。为避免每天煎药的麻烦,笔者让病人用夏枯草1000g放大蒸锅中煎3次去渣,加适量蜂蜜熬成膏,放冰箱内冷藏,每天早晚各服1匙,

    1999年08期 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41 ]
  • 夏枯草是肺科良药

    刘清珍;田小军;

    <正>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夏枯草治疗肺科疾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夏枯草治疗肺门淋巴结核:《本草经疏》云:夏枯草“为瘰疬鼠瘘之要药,入足厥阴少阳经。”治疗颈淋巴结核,已为临床常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夏枯草配合猫爪草、川芎治疗肺门淋巴结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肺门淋巴结核,儿童

    1999年08期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夏枯草治疗失血性不寐

    钱国蓉;

    <正> 夏枯草味辛苦寒,入肝胆经,为清肝火、散郁结之要药,常用于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头痛、头晕,亦可用于瘰疬、痰核等病症。笔者用夏枯草治疗失血性不寐,收到满意的效果,现略举病案如下。例1:楼某,女,28岁。患者头胎难产,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较多,经西医治疗后病情稳定,阴道出血减少,唯头昏心悸,烦躁不寐,要求中医治疗。该病人属初产,平素肝火偏旺,脾气

    1999年08期 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夏枯草可疗热痹

    张永科;

    <正> 临证中,笔者发现夏枯草治疗热痹有显著疗效。这一经验,来自临床偶得。5年前诊治一位6岁男性患儿,患急性风湿热已2月余。经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治疗,用药期间诸症均好转,但停药数天,病情复发同前。如此反复数次,后服中药治疗近1月,病情时轻时重。余接诊时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较剧,双膝、左腕及右踝关节灼热红肿,痛不可触,活动明显受限,双肘及膝关节伸侧可见1~3枚坚硬的皮下结节。体温38.6℃,汗出较多,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沉90mm/小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细审其证,属热痹无疑,前医用白虎桂枝汤加味,药证合拍,何而不效,久思不得其解,暂给重剂白虎汤2剂,服后又不效。后想起

    1999年08期 45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夏枯草治疗扁桃体炎

    叶丽霞;

    <正>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笔者根据其苦寒清热,辛能散结的作用,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收效颇佳。中医认为急性扁桃体炎是由风热邪毒搏结于咽喉所致,称之为“风热乳蛾”。取夏枯草之苦寒以清泄热毒;取其辛味,以发散风热、消散郁结,使乳蛾自消。临床应用时,将夏枯草30~60g,水煎两次,混合后1日内频频服完,服时徐

    1999年08期 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以夏枯草为主治疗葡萄膜炎

    李有伟;李有倬;

    <正> 先师李少自主任中医师用夏枯草为主药治疗目疾有效。笔者受此启发,以夏枯草、谷精草、密蒙花治疗数例葡萄膜炎,现介绍如下。葡萄膜炎病因复杂,有头或眼部疼痛、畏光与流泪、视力减退等红、肿、痛、机能障碍四个炎症特点,常缠绵难愈,属祖国医学中的黑睛病证之一。其病因多为肝火上炎,痰气血瘀所致。

    1999年08期 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夏枯草治愈扁平苔藓

    张德富;

    <正> 扁平苔藓是皮肤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其表现是身体某些部位或泛发全身的皮损。发病部位的皮肤见暗红或紫红色扁平多角形丘疹,瘙痒难忍,病程缠绵。笔者以夏枯草为主治愈10余例扁平苔藓,举例如下。张某某,女,42岁。1982年5月27日初诊。患者始见颈部皮肤出现暗红色丘疹、瘙痒,在当地皮肤科诊治未见好转,丘疹逐渐扩散,泛发腕、下肢及口腔粘膜痛苦难忍,病程已年余。经上海市某医院病理检查确诊为扁平苔藓。患者

    1999年08期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夏枯草外洗治疗丘疹样荨麻疹

    蔡亮;

    <正> 夏枯草苦、辛、寒,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之功。笔者根据验方用夏枯草与千里光各等量,水煎外洗,治愈多例小儿丘疹样荨麻疹。如治王某某,男,3岁。1996年8月12日初诊。患儿2周前背部及四肢出现数处微红丘疹,继则扩大,略似疱疹,肖有结节感,不易破损,直

    1999年08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夏枯草治疗淋证

    袭杜鹃;

    <正> 笔者应用夏枯草为主药治疗泌尿系感染近百例,疗效颇佳,兹举例介绍如下。王某,女,31岁。突发尿频、尿急、尿痛,小腹坠痛而胀,小便涩滞不畅,色黄混浊,伴畏寒发热(体温37.8~38.3℃),腰部酸痛,倦怠乏力2天。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

    1999年08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外感热病重症气热传营的辨识及其意义

    过伟峰;周仲瑛;

    <正> 外感热病重症常见的有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其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其临床表现为高热、面红耳赤、口渴引饮、心烦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派火热炎上亢奋症状,在病程中易化火伤阴或内陷生变,出现动风、动血、窍闻等危逆证候。其传

    1999年08期 45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钱伯文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王昌俊;陈伟;

    <正> 原发性肝癌预后极差,其治疗一直是肿瘤研究的难点。吾师钱伯文教授潜心于肿瘤研究,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对导师治疗的81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总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4%、49.37%。32.37%。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999年08期 460-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38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41 ]
  • 焦中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李芮;

    <正> 焦中华主任医师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已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兹将焦师治疗再障的临床经验介绍于下。1 在补肾的基础上强调健脾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精髓同类,精血同源,精与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再障是骨髓劳

    1999年08期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1 ]
  • 金维新用液化升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经验

    刘明;袁爱英;

    <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金维新教授,临证3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在治疗男女科疑难杂症方面独具心得,现将金师治疗精液不液化症临床经验作一介绍。1 病因病机精液不液化,散见于中医淋浊、精稠、精寒、精热等证中,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精亦属阴津,精液的正常液化亦有赖于阳气的气化作用来完成,而阳气的气化作用又必须依赖阴

    1999年08期 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李家相治疗睑缘炎经验

    李存信;

    <正> 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此为常见外眼病,但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容易复发,顽固难治。祖父李家相眼科临症60余年,治疗本病用药经验独到,疗效显著。现将经验介绍于下。1 病因病机睑缘炎,中医称为“风弦赤烂”。本病病情顽固,初起之时,仅觉眼痒不适,睑缘稍显潮红,睫毛根部有灰白色皮屑附着,睫毛易脱,但能再

    1999年08期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肺结核合并闭经辨治体会

    张国玱;

    <正> 月经乃精血所化,其产生与调节是受着脏腑气血盛衰、经络通畅的直接影响。肺结核合并闭经多因痨虫蚀肺,肺阴亏损,累及脾肾,甚则传遍五脏,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五脏诸不足,则精血无以化生,血海空虚,冲任失养,或瘀血内结,积于血海,冲任受阻不通,而形成闭经。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为肺肾阴亏、心肝火旺型,阴虚火旺、瘀血内

    1999年08期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水蛭在疑难疾病中应用体会

    庄千友;

    <正> 水蛭为破血逐瘀之品,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应用甚广泛。《本草经百种录》中云“水蛭最食人血,而性又迟缓善人,迟缓则生血不伤,善人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近代张锡纯善用此药,认为“凡破血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破瘀而不伤新血”。在此启发下,笔者经多

    1999年08期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5 ]
  • 太圣脑血康口服液治疗脑梗塞50例

    薛芙蕖;陈迎;吴天云;贾义红;

    <正> 我科自1996年以来用大圣脑血康口服液治疗脑梗塞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参照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及头颅CT检查确诊。脑梗塞患者均在发病1个月内随机选择使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

    1999年08期 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高汉义;闫乐法;刘百波;王燕;魏学礼;孙鲁燕;崔华勤;

    将63例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复康组)。观察治疗前后HDS评分值、P_(300)、脑血流图、脑电地形图、红细胞SOD、血浆LPO等的变化。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P<0.05);针灸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针灸治疗VD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对VD的近期智能康复有显著作用。

    1999年08期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137 ]
  • 治喘伏贴灵治疗小儿哮喘139例疗效观察

    刘贵云;向华林;米仁贤;黄利莎;王青;

    应用治喘伏贴灵膏药外贴穴位治疗观察小儿哮喘病的临床疗效,并用消喘膏(药饼式外贴剂)作对照。结果治疗组139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48例,总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76例作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自身对照,结果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

    1999年08期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09 ]
  • 大剂量黄芪为主配合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临床观察

    苏励;陈湘君;胡建东;周时高;茅建春;

    通过以大剂量黄芪(60g/日)为主配合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狼疮性肾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探索本疗法的疗效和机理。经对30例气虚血瘀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黄芪为主配合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气虚血瘀型狼疮性肾炎疗效确切,作用较单纯口服强的松疗效为优,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指标。

    1999年08期 476-4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65 ]
  • 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张子理;居海宇;郭顺林;雷力民;

    为了观察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92例NU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胃动灵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动灵促进胃排空的作用与吗丁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肠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吗丁啉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胃动灵可明显改善NUD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机理与其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有关。

    1999年08期 479-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4 ]
  • 15例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明原因发热辨治

    李海燕;冯四洲;韩明哲;钱林生;

    对15例白血病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持续发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按湿热型和阴虚血热挟湿型两组辨证后给予中药口服,15例中14例显效,1例白血病复发者无效,退热时间中位数5天。显示中医药疗法对治疗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明原因发热这一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有益于患者尽快康复。

    1999年08期 482-4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9 ]
  • 穴位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10例临床观察

    谌剑飞;凌冰;张建华;何兴伟;魏稼;邓水生;谭云生;张忠平;

    采用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穴位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10例,至1998年12月,其中3例已完全撤离胰岛素治疗3~12个月,5例每日胰岛素剂量较移植前分别减少33%~66%,病情控制良好,原有微血管、神经并发症明显改善,无效者2例,结果表明,穴位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肯定,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1999年08期 484-4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8 ]
  •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150例分析

    徐剑平;王惠丽;丁益凤;张杏君;

    <正> 我们选择1998年7月~1999年2月门诊药物流产的150例妇女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并与口服益母草育的另一组150例对照,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均系临床与B超确诊的正常宫内早孕者,年龄18~40岁,停经时间不超过59天。两组在年龄、月经史等方面经处理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2 治疗方法两组在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时间、用量、用法上一致:第1天清晨餐后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2片),12小时后空腹服米非司酮25mg(1片),

    1999年08期 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8 ]
  • 中草药引起肾损伤54例临床观察

    潘肇荣;陈志伟;赵轶雯;陈爱平;严菊英;卢君健;

    应用β_2—MG、α_1&—MG、尿溶菌酶、尿渗透压、IgG、IgA、ALB及盘状电泳放射免疫法技术检测,对54例因使用有毒性中草药引起肾损伤患者进行停药前、停药后4~6周、停药3个月后跟踪检查,表明某些中草药确对肾脏有一定损伤,尤其损伤肾小管,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使肾功能发生逆转。此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对肾功能早期微观变化有较大意义。

    1999年08期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03 ]
  • 流行性乙型脑炎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案

    于水莲;张岐山;

    <正> 1 病历摘要患者崔某,女,12岁,病案号:205227,患儿于1998年7月15日无明显诱因而发热,体温38℃左右,头痛,以左侧耳廓部为重,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认为“感冒”给予肌注药物无好转。7月20日中午突然抽搐2次,发作时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历时约3~4分钟,大小便无失禁。遂于

    1999年08期 490-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高血压病常见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蔡光先;朱克俭;韩育明;孙惠兰;

    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研高血压病1038例。结果表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高血压病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1999年08期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32 ] |[引用频次:350 ] |[阅读次数:125 ]
  • 闻水流声遗尿治验

    王秀珍;

    <正> 1 病例介绍苏某某,男,43岁,1996年5月10日就诊。半年来自觉阴部湿痒。不能听流水声,每当听到流水声即遗尿。近日加重,很是痛苦。伴头晕头胀,心烦口苦,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辨证: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生栀子15g,黄芩10g,柴胡10g,当归10g,生地黄15g,泽泻15g,木通10g,山药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1999年08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潘志恒;陈琰碧;邓子德;王拥择;关卫兵;杨跃武;

    测定16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Ⅳ—C)3项,以探讨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3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但改变有各自的特点,其中肝郁脾虚组的平均升高幅度最小。同时发现,湿热中阻组肝纤3项均有显著性升高,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组以HA、hPCⅢ升高为主,脾肾阳虚组以HA、Ⅳ—C升高为主。提示测定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分型有一定指导意义,湿热留恋可能是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而血瘀则贯穿于肝纤维化的整个过程。

    1999年08期 494-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53 ]
  • 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邱幸凡;周安方;成肇智;

    将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外湿组、寒湿组、湿热组、寒冷组、温热组及正常对照组,模拟自然发病,从整体功能变化、局部组织改变及生物致病因子等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湿组大鼠免疫功能性及Th/i下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粪便SIgA反应性增高;大便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增加、双歧杆菌数减少;骨骼肌线粒体ADP/O及RCR降低;胃泌素分泌减少、胃动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肺、肾、胃、大小肠、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1999年08期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47 ] |[引用频次:140 ] |[阅读次数:110 ]
  • 论专病微观辨证

    蔡辉;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医学的重新崛起,离不开这一理论内核的发展。因此,探索辨证论治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中医基础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辨证论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专病微观辨证作

    1999年08期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08 ]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傅南琳;黄俊友;

    <正>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迄今原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过敏有关,感染和精神因素可诱发。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症状为特征,病程长,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UC的治疗中显示出优势,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本病属于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病因与六淫邪袭,尤其是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及禀赋不足等有关。病机是

    1999年08期 5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10 ]
  • 中药治疗急性小脑炎1例

    胡九东;王嘉敏;

    <正> 急性小脑炎亦称急性共济失调,为急性发作的小脑症状,可由病毒或脱髓鞘病变所致。笔者根据清热解毒,化痰通络法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张某某,男,62岁。发病前2周因“感冒”发烧40℃,高烧退后出现眩晕,说话笨拙,行走不稳如醉汉样,且逐渐加重,尔后出现饮水发呛,写字潦草,无视物旋转,耳鸣,呕吐,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患者,体检:体温36.5℃,心率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6/10kPa,神清,精神及智能正常,步基宽,吟诗样语言,颈软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瞳孔反射灵敏,眼球诸方向运动充分,无复视,角膜反射存在,面部

    1999年08期 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泻青汤加味治疗小儿梦游症30例

    魏小维;陈桂荣;张效霖;

    <正> 近年来,我们用泻青汤加味治疗小儿梦游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儿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8岁5例,9~11岁18例,12~15岁7例。体检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脑电图无异常。病程最短者1周(5例),最长者2

    1999年08期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化瘀利胆汤治疗乙型肝炎伴胆汁淤滞32例

    张照兰;周真;原合英;

    <正> 慢性乙型肝炎伴胆汁淤滞在临床上较常见,我们自1993年2月~1996年10月共收治32例,用化瘀利胆场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4例,女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5月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修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年龄最大62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9.6±18.7岁;乙肝病史最长21年,最短2.5

    1999年08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李春棠以瞿麦为主治疗囊肿性疾病的经验

    成秀梅;

    <正> 保定中医院李春棠主任,临证50余载。善以瞿麦为主治疗多种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胰腺囊肿李老治胰腺囊肿,除大量应用瞿麦外,还善于配伍厚朴、枳实、香附、郁金、玄明粉等药,以加重理气散结功效。病例:罗某,男,52岁,1990年7月23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半年余,目黄20天。伴恶心,厌食油腻,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不爽。体检:双侧巩膜黄染,于左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表面光滑。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数。B超示:胰腺囊肿,4.5cm×3.2cm大小。证属气滞湿热内阻。予瞿麦50g,厚朴10g,香附15g,郁金12g,金钱草20g,玄明粉3g,延胡索10g,牡丹皮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20剂后,上腹疼痛及黄疸症状减轻。原方加苍术、黄柏各15g,服40剂

    1999年08期 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奇授藿香丸治疗慢性鼻窦炎54例

    朱素琴;刘公汉;马铭钧;

    <正> 我们对已经采用通常的非手术疗法治疗,效果不显的54例慢性耳窦炎患者,用奇授藿香丸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上颌窦穿刺确诊,能够坚持门诊治疗者共54例。计男性22例,女性32例。本组病例均接受过上颌窦穿刺冲洗,冷冻,鼻息肉摘除术,中隔矫正术,变压置换疗法,理疗及药

    1999年08期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中药治疗耳后神经痛7例

    安淑英;

    <正> 自1988年3月~1997年7月共遇无诱因耳后疼痛病人7例,经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7例病人中,男1例,女6例。年龄40~72岁,平均54岁。其中有5例左耳痛,2例右耳痛。发病时间均在5~7月间。主诉为耳后乳突区钝痛、跳痛或针刺样痛,不同程度的放射至患侧后枕部,3例病人剧烈疼痛而夜不能寐。1例病人件恶心、呕吐,1例耳后跳痛与脉搏同步,2例病人睡眠时患耳着枕疼痛加剧,1例伴高

    1999年08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中医验方治疗急性膀胱炎35例

    李治业;

    <正> 急性膀胱炎乃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生。本人用民间草药玉米须、车前草、马英籽组方治疗此病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 药物组成玉米须(干品)50g,车前草(干品)30g,马英籽(干品微炒)30g,上药头煎加水400ml,用文火煎20分钟,

    1999年08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温之则生,寒之则亡

    王国强;金瑞芝;

    <正>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记述了其族兄因肾消屡遭时医误治而终不能起之案例,告诫吾辈:肾消固多燥热阴虚,然也不乏火微阳衰,若执一常法以应百变之疾,则效者鲜矣。兹录案如次:“余族兄双柏,五旬后病此,时师以滋阴降火之剂投之,小便愈多,色清而长,味益甘,则渴益甚。屡更医,率认为热,尽用苦寒,轻剂如天花粉、黄连、麦冬、石膏、知母之类,重剂如汞丹

    1999年08期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糖尿病辨证论治新识

    王晖;王健康;

    <正>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并按上、中、下三消分治。笔者认为,传统的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对糖尿病的病位缺乏认识;二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不够全面;三是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尚无统一见解。现探讨如下。1 肝脏是糖尿病的病变中心传统的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的辨治着重于辨别上、中、下三消的主次,区别阴虚与燥热的标本轻重。从而忽视了本病的病变中心,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最主要的病理环节是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功能异常。胰腺,中医称为脺脏。就中医的脏腑功能学概念来说,与胆同具有主疏泄、助消化功能而共同归

    1999年08期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11 ]
  • 简析中风发病与死亡时间

    刘世兴;杜淑云;

    <正> 中风发病和死亡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及昼夜消长节律均有密切关系。《灵枢·岁露篇》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近年来,时间生物医学也揭示了疾病发展与生物节律有关,这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吻合,笔者对北京矿务局总医院神经科病房1995~1997年收治的148例死亡患者进行了发病和死亡时间与季节、时辰的统计分析。 148例患者中男性91例(61.49%),女性57例(38.51%),年龄最小40岁,最大92岁,60岁以上者107例,占72.30%,平均死亡年龄为60.83岁。发病时

    1999年08期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1 ]
  • 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窦勇;

    <正> 先秦杂家认为,人活百岁,是生命的自然寿限,这即是“毕其数”。《吕氏春秋·尽数》指出:长寿之“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可见去害是使人达到自然寿限的重要保证。如何去害?《吕氏春秋·尽数》曰:“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衰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

    1999年08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